
這雕像名France Preseron,是斯國極負盛名的文學家、詩人,也是斯國國歌的作者。頭頂上那位希臘女神就是掌管文學藝術的 穆倫 小姐手拿月桂枝造型代表加持他的智慧。
三重橋附近沿著河岸是城市精華地區,我們沿路隨意逛逛
河堤內的圖畫讓我十分好奇難道這河不漲潮?有一張畫很幾米,如果在台北看到一定不由分說認定是幾米的圖畫,而這,當然不是!
這些櫥窗總是吸引我的目光,櫥窗是直接反映民生,看櫥窗即可知當地的生活水平、居民素質…,果然有許多書店。
而吸引這個男人的是這家店面,究竟玻璃上是什麼?瞧他研究的聚精會神。他說:「搞半天,這幾張樂譜根本都是同一頁,太可惜了。為什麼不用整首曲目呢?」哎呀,老兄你嘛幫幫忙!會不會太認真了點,人家只是用來裝飾玻璃罷了。
路過教堂後方正舉行一場露天音樂會,群眾還蠻踴躍的可是站了一會兒可是什麼都聽不懂唷,演奏的完全是類似軍樂的曲子。
碰到這就就有趣了,一個攝影團隊在拍櫥窗內的模特兒,如果模特兒不動肯定以為是假人。
路邊烤栗子攤傳來陣陣香氣,提醒我們午餐時間到了。地上這堆栗子品種不是人食用的是馬吃的,在歐洲隨處可見。
午餐這家餐廳是斯拉夫傳統料理,反正記得只要是 ”傳統料理” 四個字出現時就代表:沒什麼好吃的。
俗稱 ”阿嬤的料理”早期無論中外民生普遍匱乏多數是食物煮熟便能吃哪能談什麼料理?擁擠的空間倒也座無虛席,觀光客最好伺候了,給什麼都新奇。不過,也算有特色,這麵包盅以前沒吃過,一盅濃湯就飽了。
穿傳統服飾美麗活潑的Waitress很樂意與東方阿嬤合影,歲月真是殘酷,那張沒上粧的大餅臉只有皮膚尚可告慰老懷。
酒足飯飽後我們繼續往波斯托納Postojna鐘乳石洞出發!
布拉姆斯-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